本周,深圳人的朋友圈几乎只有一个核心关键词——抗疫。回顾刷屏大家的几类事件,不外乎都体现着这几个关键词:形势之严峻、防疫之硬核、人性之温柔。

那些深夜发布的疫情通告、全民战疫的破防瞬间、展现出“邻聚力”的人们……面对疫情大考,和病毒奥密克戎决战,深圳人愈发明白,这是一场“大仗硬仗常仗”。

周日晚19:00,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点击阅读),进一步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形势严峻

抢抓“黄金时间”刻不容缓

从全国到省、市,都在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本周六(3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当天,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同时套开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主持会议。

这次会议强调: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样在周六一早,深圳“10+1”区连发通告,全面升级管控、全面暂停堂食。

周六上午的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明确:近期,深圳在多个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中均发现病例,要抢抓黄金时间,发挥核酸检测的“排雷”作用:

当前,深圳疫情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不言而喻。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冯铁建在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表示:“今年这次疫情,是深圳2020年以来面临的最严峻、最复杂的情况。目前形势非常之严峻。”

《深圳疫情“太难了”?防疫策略有效吗?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解局》本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在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奥密克戎传播率非常高,一下子控制不好,就出现了好像香港的局面。深圳居民真的要想一下,深圳想不想出现香港这种情况?奥密克戎还不是一个一般的流感,现在我们的疫苗还没有绝对有效,‘以空间抢时间’现在还是需要的。与病毒共存,现在还不是时候。”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张忠德,中央援港防控专家、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等专家,也同样表示:“防控就是在跟病毒抢时间,一定要跑在病毒的前面。”

遭遇奥密克戎大规模侵袭,深圳抢抓“黄金时间”,用深圳速度与病毒赛跑,这场疫情让深圳人更深切感受到——守护深圳就是守护广东,守护广东就是守护全国的抗疫大局。

全民“硬核抗疫”

没有一个深圳人是“局外人”

2000多万深圳人,最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做核酸,顶着太阳、披着月光,也要排队做核酸……微博上一个热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被深圳抗疫气势整破防了”。

2000多万深圳人,不少来自五湖四海,多种形式的坚守,多份力量的支援,各行各业的人们,绘就了深圳这个超大型城市独特的“抗疫底色”。

日前,一名外卖小哥的留言令人泪目,感动了不少深圳人,在朋友圈被刷屏。《外卖小哥的“破防”留言,闪耀城市的文明光辉》

疫情之下,个体的力量唤发出群体的能量。 外卖小哥的故事全网传播后,不少市民评论也十分动人:“他就是深圳的春天”、“想念外卖小哥的敲门声”、“万众一心,何愁疫情不除”……

外卖小哥等群体,为保障市民日常所需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生意好了”,更是“责任重了”。

攻克奥密克戎是一场“团战”,每一个深圳人,都把守护深圳、让这座城市恢复往日生机,当成自己的责任。

“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在深圳,同心抗疫的外国人也从不把自己当“外人”,做起了志愿者。日前,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发言人汪文斌还在国外社交媒体上转发,向世界展示了深圳国际志愿者的风采。

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3月10日的数据显示,深圳有1.2 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防控一线,其中一大批港澳籍、外籍志愿者活跃在抗疫一线。

深圳也是一座年轻之城,超六成抗疫志愿者为“90后”、“00后”。

3月12日,多区最新通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保证基本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就地转为志愿者,向所在社区报到;或按照组织统一安排,参与疫情处置。深圳的防疫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

普通人的心声、志愿者的力量,汇聚成全民抗疫的硬核力量,也展现出整座城市团结一心的文明内核。

暖心坚定的“温柔抗疫”

因疫而生的深圳“邻聚力”

“下楼做核酸啦”、“头伸过来,啊——”、“戴好口罩,注意防护”、“保持一米距”……成为深圳人耳熟能详的话,而背后处处体现了医护与志愿者等工作人员们的细致与温柔。

本周一(3月7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深圳疫情感染病例中,有20%是儿童。

为此,深圳市三医院成立了以儿科护士为主的特护专班,由“护士妈妈”们24小时贴身照料患儿的日常生活起居,儿科医生则监测病情,针对每个患儿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在深圳的抗疫战场上,还有不少“夫妻档”奋战在一线,但让他们心里始终牵挂的,还有家里孩子的情况。“您出征,把家交给我”抗疫家庭关爱行动聚焦这类家庭,志愿者上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笔者也关注到,本周网上涌现大量暖心短视频,不少是市民拍摄的隔离生活镜头,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从这些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乐观积极的深圳人,抗疫虽苦,生活温柔。

例如“身怀绝技的大白”:“大白”把自己休息间隙花式跳绳的视频发到网上,呼吁大家多运动;“我有一群小室友”:深圳一名老师记录了和学生们封闭管理的暖心事;“树叶作笔,同心抗疫”:记录了南头古城清洁大叔将树叶堆成抗疫口号……

大家的视频创作热情,分享生活的心态,在抗疫期间使人们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一个新词也由此衍生——“邻聚力”。

隔离在家的邻居们,联合上演一场“演奏会”:有人吹唢呐,有人拉手风琴,还有人在楼上吹起了笛;防疫人员上门为居民送米,谁曾想被告知已经有米了,正是邻居给的;6名年轻人被临时管控在公司里,生活怎么办?邻居们送物资,送补给,甚至把锅都送来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邻居”一度冲上微博同城热搜。“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在疫情中被放大、被强化。

深圳卫视记者崔波,居家隔离时写的《窗外管控区的日与夜,景田北街上的穿行者们》,在深视新闻公众号发布后让他“偶遇”了不少邻居,传递的善意和友好,让人觉得温暖。

如同这位邻居“躺着看天空”说的那样:“从这次疫情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深圳这座城市也许不是学历最高的,但是市民的素质绝对是最好的。”疫情让邻里之间的“邻聚力”更加紧密,即便疫情之后,也会以另一种方式,点亮我们的生活。

每个人的坚守,汇成一座城的坚守;每个人的文明素养,汇成一座城的文明光辉。当前严峻疫情形势之下,保持警惕不松懈,每一次的防疫配合,就是为城市抗疫增一分底气,每一份与人为善的担当奉献,都在让那个属于深圳的春天加速到来。

记者 / 李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