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20+8”产业政策发布,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那么,“20+8”之间有何关联?《意见》提出的若干保障措施,将如何助力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

通过“保链、稳链、强链和建链”

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Q.当前形势下,您如何看待“20+8”推出的战略意义?

A.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 :我认为,看待“20+8”产业集群相关文件出台的战略意义,要从当前和长远以及国内和国际,多个维度来分析。

全球正在聚焦人工智能、5G、量子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开展产业和市场竞争。在受到世纪疫情冲击和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深圳及时出台“20+8”这类产业集群支持政策,可以说是通过“保链、稳链、强链和建链”来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促进自主可控。在这一方面,具有既聚焦当下又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意义考量,有助于加快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当前,因受到疫情暂时性、阶段性的冲击,要把“稳增长”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稳定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这一时点,及时出台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支持政策,有助于通过稳定制造业来稳定整个“经济大盘”,从而实现稳定增长和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

我们知道,在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很大一部分。“20+8”相关政策中,也是聚焦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尤其是就跟“十四五”时期相关的,包括新基建在内的先进制造业相关重点投资项目,作出了一系列布置和安排。有利于通过提高对先进制造业投资的有效性,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能。从而也体现出,深圳从地方的角度,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实体经济这种发展内生动能的塑造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环节进行考量的战略意义。

推动集群式、链式发展

充分激发和释放内生动能

Q.如何看待《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

A.郭丽岩:《意见》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既有定量目标也有定性目标。

从定量目标来看,提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相关增加值在“十四五”末(2025年)达到1.5万亿这一规模。深圳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较大经济总量、较高基数之上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硬核支撑。

在“十四五”时期,相关产业集群发展要达到1.5万亿的规模,需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奋斗目标。

与此同时,目标当中也提出了若干定性标准。比如在整个产业系统、产业生态中,对有领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的塑造,以及要打造世界级别的产业集群,包括世界级“灯塔工厂”以及若干先进产业集群等。

《意见》在国内乃至于在全球谋求更高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方面,做出一系列目标指引。有助于我们以目标为导向,更好的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通过推动集群式、链式发展,强化锻长板、补短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将内生动能充分激发和释放出来。

《意见》符合当前

产业、市场发展大势

Q."20+8"《意见》与深圳的契合度如何?

A.郭丽岩:我认为“20+8”现代产业集群意见的提出,是符合当前产业、市场发展大势的。

从全球科技竞争角度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也是集中要素资源支持优质创新企业,在若干战略新兴领域、未来领域进行集中突破。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优势,最终还是要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人工智能、5G以及绿色低碳环保等相关市场的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扩大,供给侧和需求侧迫切需要进一步地动态匹配,从而培育和激发市场潜力。当前“20+8”《意见》,正是从促进“供求双向畅通”的角度,来推进更加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构建。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作出了一系列的擘画,深圳的“20+8”正是在这一大框架下,更加聚焦自身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和禀赋资源,更好发挥先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以及市场创新主体的活力动能,来更好地为国家实现“十四五”时期若干产业振兴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纵观多维度,我认为“20+8”的推出,符合产业和市场发展大趋势,也是符合“十四五”时期国家产业升级战略和政策不断落地实施的需要。

"20"与"8"边界在动态变化

互为支撑、不断启迪

Q.您如何解读“20”与“8”二者之间的关系?

A.郭丽岩:“ 20”与“8”之间是有关联的。

“20”主要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科技含量高、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8”则是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它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聚焦前沿或者说是颠覆性技术。在促进技术产业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有望以新的供给更好地激发新的需求,新需求又反过来更好地去提升新供给,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畅通”关系,从而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此外,未来产业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产业化和商业化前景具有更多不确定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资源进行引导和支持。

当然,无论是二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八个未来产业,它的边界都是在动态变化的。未来随着更多资源的投入,市场场景的拓展,将加速推动未来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转变。

总体上,二者之间,应该说是互为支撑,不断启迪,进一步促进新供给与新需求相互匹配的产业形态,共同构成了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核。

Q.当前深圳应如何通过二十个产业集群来提升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竞争力,以助推进高质量发展?

A.郭丽岩:我注意到,二十个产业集群内部其实也是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

类似新能源、网络与通信等,深圳目前已有若干个千亿量级的制造业相关产业集群,未来“十四五”时期就是要进一步促进这类集群提质增效,更加凸显优势。

在二十个产业集群中,有像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亟待在关键产业环节补齐短板的产业。我们对于他们寄予的希望,就是在安全自主可控方面,要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以及突破的能力。

此外,这次的重点还有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支持两业不断深入融合的一系列产业集群。这次深圳提出的二十个产业集群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既关注产业供给端的升级,也关注市场消费端的升级,促进供求匹配和供求双向畅通。以产业升级带动消费升级,反过来又进一步引领产业升级。

在二十个产业集群中,既有解决关键环节补短板项目,也有已形成千亿量级的优势产业不断提质升级的项目,还有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项目,以及进一步培育发展成未来新增长点的项目。

大体上,以上这4个方向的产业集群,共同构成深圳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激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相关市场潜力释放的方向。

Q.对于深圳前瞻布局的八个未来产业,您有何分析?

A.郭丽岩:

当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在聚焦量子技术、类脑技术、生物基因以及空天技术等一系列未来产业,进行一些战略性规划,包括前沿科技的研发,未来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开发应用场景等一系列探索。

在迎合全球科技和我们国家发展大势的背景下,深圳及时提出了八大未来产业的规划。它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也是深圳能够及时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不断谋求提升现代产业发展后劲和动能的主动作出。

在这些技术当中,类似量子计算机,如果它能够商业化,很可能会改变我们传统的计算机使用方式。此外,类脑科技这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很可能会推进我们人类社会进一步智能化发展。相关未来科技应该说是颠覆性技术创新,将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传统模式的应用场景。

深圳作为创新企业高度集聚的一个地区,在未来产业方面先行先试去探索去突破,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我们国家在“十四五”时期,望向2035的整个过程中去探索发展未来产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的发布给实体制造业

吃下了“定心丸”

Q.对于《意见》提出的若干保障措施,您有何观察?

A.郭丽岩:

从这次《意见》的保障措施来讲,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很细、很实。我们会发现这是经过一系列贴近企业、贴近产业发展调研而得出的配套保障措施。

我印象深刻的是,“链长制”的提出,以及与“链长制”相关的有若干清单的配套,包括一个产业集群发展,它要有优质龙头企业,还要有相关的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企业,还需要有“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成长的方面,《意见》提出了若干清单,包括招商引资清单、重点投资项目清单,此外还包括一系列政策支持“工具包”。

由此,我们会看到《意见》是以系统观念来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内生动能释放的一揽子支持政策,这个特点很明显。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在保障措施中,明确对于市场主体要有进一步的着力支持。其中提到了优质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还包括一些新兴领域、未来行业可能成长为龙头的、很具潜力的企业,如何分类促进他们发展,贴近他们的诉求,以企业发展诉求为导向,提供一系列政策扶持和支撑。

这些都能体现出,这次《意见》出台,提振了有志于投身先进制造业等相关实体发展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信心,也是给实体制造业吃下了“定心丸”。

总之,从保障措施的角度来看,“十四五”时期,《意见》的落实是系统谋划、稳步推进的,而且是注重微观基础、微观能量发挥的。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何王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