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重大举措。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为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上层楼,擘画了崭新前景。

一年来,深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大前海,我们来了!”

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成效显著

九月的前海,一派生机勃勃。

在高楼林立的前海CBD片区,一家半导体公司里,研发人员在交流一项芯片技术。他们当中,有不少来自台湾地区的人才。办公室一边的专利墙上,铺满了超过40项专利。

公司在2021年获得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成长组金奖;之后,公司响应前海的“归巢计划”,入驻前海办公。目前,公司累计营业额突破2亿元人民币。

“公司搬到前海后,充分享受到前海对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的补贴支持。” 禹创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谢玉轩介绍说。“除此以外,针对我们港澳台人士,前海也提供了个税、人才房、交通津贴等方面的惠民服务。”
这一年,前海不断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
越来越多的追梦者被前海的发展前景所吸引,并在来到前海后,在各类政策支持下,振翅腾飞。

“hpa何设计”是首批完成公司及建筑师两地互认的企业,公司已有5名香港注册建筑师,参与到深圳地铁机场东车辆段上盖整体开发等大湾区项目建设中。

“之前,香港建筑师事务所在内地建筑领域的参与度会受到一定限制的,通常合作是停留在前期的咨询阶段,完成设计方案后即工作结束。” hpa何设计助理董事(中国)、设计总监李松霖介绍称,“可随后,这个职业壁垒就被打破了。现在,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度地参与到施工落地及质量把控等环节,在做内地项目时,还能以独立身份去竞标。”
这样的变化,源自于这一年来前海港籍专业人士执业资格互认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除了建筑师,前海新增香港税务师、导游备案执业, 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6类。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是前海的两大新任务之一。这一年,前海建设多元化征信服务体系,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全覆盖。健全外资和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制,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进入立法程序。建设“前海港澳e站通”,提供“注册易”“办税易”“社保通”等223项服务,实现香港投资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事项。

“大前海,我们走出去了!”

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不断突破

改革之举披荆斩棘,开放之势乘风破浪。

珠江口东岸,位于前海的妈湾港一派繁忙景象。
一年前,作为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的妈湾智慧港开港运营。凭借着高新技术和智慧化管理,港口的货运船舶平均靠泊时间、集装箱平均堆存时间,都缩短了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货船和标箱从这里“走出去”。

2021年,前海集装箱吞吐量1460.7万标箱,同比增长10.7%。同样位于前海的大铲湾港区,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为历史最好成绩,同比增长27.4%。此外,大铲湾港区获批纳入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前海的开放和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此外,前海的航空航运枢纽功能也进一步增强。深圳机场货运航点57个,2021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4万吨。

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综合科科长周岩介绍,深圳海关还将持续优化口岸监管模式,推进“大湾区组合港”拓点增线,推广物流一体化模式,便利深圳东西部港口联动,进一步提升物流便利化水平,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

“大前海,我们圆梦了!”

“三链”融合前海释放扩区“新动能”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越来越多香港企业在这里落地、成长。今年七月,梦工场北区开园,创业空间扩大近3倍,一开园就已引进5个港资孵化机构和21家企业。

截至今年8月,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计609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386家,占比63.4%。前海还发布惠港9件实事,覆盖住房、创业、服务等九个方面,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理事长王凯说,“这一年来变化非常大。前海修改并优化了扶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从港澳青年到前海干事创业的启动资金,到办公租赁补贴,再到一系列的服务生活配套,全方位加速企业发展和港澳青年的自身发展。”
支持各类人才在前海集聚发展,2022年在前海申报个税人数达96.5万人,人数同比增长29.7%,各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

前海的创新土壤越来越优沃。“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在前海成立。建设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98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家。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5家前海科技型企业上榜长城战略2021年独角兽榜单、占大湾区独角兽总估值40.7%。

越来越多创新创业公司的扎根,正是前海补强创新链、制造链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随着整个前海“扩区”的实现,从过去的服务链已经延伸到创新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高科技产业的制造链都会布局在这个区域里。

“也就是所说的制造链、创新链和服务链三链融合,今后这个地区随着扩区的实施,跟香港整个西部经济环形带的建设联动,会形成一个国际性的经济发展走廊,实现深港之间产业经济的完全融合性发展。”曲建说。

“大前海,我们看到了!”

先行先试 前海模式不断复制推广

扩区后的前海,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一年来,前海在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2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发布了全国首个《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大宗货物电子仓单》等标准获国家发改委批复,BIM轻量化和协同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完善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优惠目录拓展至五大类30项。

一年来,前海围绕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对外开放做了很多工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咨委秘书长助理窦勇认为,前海发展经验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五区”叠加的政策环境下,前海的成绩正在不断被世人所看到。

“软件建设方面,出台了十几项政策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硬件方面,前海建设了深港国际金融城、国际人才港,还有国际法务区;围绕着现代服务业的合作的重点,从法律从金融等等打造了一些合作的平台和园区。”窦勇表示,“前海从对粤港澳大湾区,对深港合作,甚至对于国家构建开放型新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有很大的溢出效应。”
一年来,前海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一体推进中央、省、市重点任务落地。

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1755.6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占全省21.1%、全国3.4%;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

今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

潮起大湾区,风劲正扬帆
“大前海”,正奔涌再向前

主笔 / 唐萍 赵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