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完成华南地区首例新辅助+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癌,患者通过3个疗程的新辅助治疗,肿瘤明显缩小并降期,经腹腔镜手术成功切除,恢复良好,可望获得长期生存。

据介绍,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CC)的第二位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15%-20%,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据资料显示,即使是根治性切除的病人,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8个月,而对于姑息切除的病人,平均生存期只有半年,在当前腹部肿瘤中属于恶性程度极高和预后差的类型。


43岁的沈女士(化名)两年前体检发现肝上有个低密度阴影,很小,报告说可能是良性,就没太重视。到2021年底,再次体检时,彩超发现占位变大,沈女士赶紧去附近医院做了个加强核磁,这次,报告一出,肿块直径大到4.7厘米,结果提示偏向于恶性。仿佛晴天霹雳,全家吓坏了。


更糟糕的是,医生看完片子后说,肿物位置长得不好,紧贴第二肝门,紧靠右肝静脉和人体最粗的下腔静脉,直接手术风险很大。正在焦虑之际,沈女士的亲戚大力推荐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说去年刚在那里切除过一个很复杂、直径足有22厘米的巨大血管瘤,对医生护士的水平和态度赞不绝口。


抱着忐忑的心情,沈女士挂了肝胆外科的号,正好遇到李晓武主任出诊。李主任仔细阅读资料,询问病史,耐心交流半个多小时,沈女士和老公心里有了底,“一听就觉得医生对这个病了解得非常清楚,让我们很快有了正确的思路”。


沈女士果断住院,2022年1月7日,做了经超声引导下活检穿刺,结果为肝内胆管癌,分型为EBV相关性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


由于沈女士的肿瘤是肝内胆管癌中极为罕见的病理类型,几乎没有既往成功治疗案例作为参考,肿瘤位置也不好,手术切除风险大。李晓武主任团队决定进行采用“新辅助+手术治疗”。


一键连线全国顶级肝癌中心,入组临床研究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极其恶性的肝脏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肝内转移、腹腔种植及远处转移,针对这一特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首次发起肝内胆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为国内首创,方案已于2022年上半年被列入csco指南,有望将当前肝内胆管癌不足2年的平均生存率提高至5年以上。


面对这一罕见的“硬茬”肝脏肿瘤,李晓武主任马上联系一直与深大总医院肝胆外科密切合作的深圳医疗“三名工程”——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迅速安排远程会诊并讨论入组事宜。


专家们一致认为,肝内胆管癌诊断确切并伴右肝静脉侵犯,常规手术具有高复发风险,应行“四药三联”的新辅助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樊嘉院士强调:“这是国内首创,也是当前最好的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方案,可以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根治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万幸的是,经过肿瘤分期、病情评估,沈女士正好符合新辅助治疗入组标准,和家人商量后,她毅然决定参加这项临床研究,据了解这是华南地区首例应用复旦方案新辅助治疗的肝内胆管癌患者。

(樊嘉院士带队在深大总院查房,资料图片)

成功切肝!生存率可望达到五年以上

2022年1月20日,沈女士在深大总医院正式开始治疗,共3个疗程(特瑞普利单抗+甲磺酸仑伐替尼+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三周1疗程),免疫+靶向+化疗,四药三联(三个种类,共四个药物联合)。在医生护士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下,用时两个半月,新辅助治疗顺利完成。


“比预想中好很多,有什么不舒服,比如疼痛啊便秘啊,医生会及时了解,用合适的药物来调节”,沈女士感觉整个过程很顺利。


更开心的是,疗程结束后,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癌综合治疗后改变(肝S8见片状异常强化区,大小约20mm×16mm,强化较前减低,范围较前减小,病变较前范围减小)。


肿瘤大小从直径4.7厘米降到2厘米;

肿瘤位置离大血管远了;

肿瘤分期也从II期降到I期。

自然而然,手术风险降低,时机到了。

(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影像对比)


可关键时刻又出现了波折,术前检查发现新情况: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异常,可能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


为此,李晓武主任再次与“三名工程”专家联合会诊。最终决定,完善甲亢控制及心肌酶谱后再考虑手术,确保手术安全。又经过两个礼拜的专科对症治疗,心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及肝胆外科再次评估,沈女士符合手术条件。


2022年5月9日,肝胆外科李晓武主任医师、何谦副主任医师主刀,为沈女士实施手术:经腹腔镜肝S7+S8段切除术+肝门淋巴结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胆囊切除术。


医生采用微创方式,用腹腔镜探查,由浅入深找到了最关键的中肝静脉,一番精雕细琢,干净利落地切除了目标区域(肝S7、S8段),并进行了淋巴清扫和胆囊切除,最后在上腹正中打开一个5厘米的切口,把切除肝区完整地取了出来。足足有一斤多重,相当于切掉了40%的肝。


术后,为预防并发症,沈女士被送入重症监护室(ICU),2天后,顺利转回肝胆外科,继续进行抑酸护胃、护肝、补充白蛋白、抗甲状腺、营养支持、控制心室率、补液等对症治疗。


术后病理回报,肿瘤成功降期,已得到根治切除,无淋巴和血管转移,并且周围没有微血管侵犯。李晓武主任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定期随访,病人有望获得长期生存”,并叮嘱沈女士定期复查、注意营养、少食多餐、避免劳累,将癌症当作慢性病看待,坚持在大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与跟踪。


两周后,沈女士顺利出院,她拉着医生护士的手再三感谢,简直有些不敢相信,一场噩梦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在深圳,我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沈女士和丈夫准备出院,阳光照进病房)

李晓武主任指出,针对不同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化,要求临床医生从疾病的发生机制有根本认识,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更具特异性、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实现肝脏恶性肿瘤的慢病化。同时,对抗癌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坚持在大医院进行系统跟踪及规范治疗,最终能够实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全面控制。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梁轶琳,通讯员彭敏劼、王苏琦,摄影马铎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