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出台的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既对全部市场主体实施普惠性帮扶,又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市场主体开展精准帮扶,与社会消费息息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目前深圳的批发零售业经营情况如何?《若干措施》送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大礼包”?全力提振消费需求,支持批发零售企业扩产增效,又该如何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相结合呢?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谢永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进行分析解读。

纾困解难“30条”支持批发零售企业发展 

精准扶持有助企业加速恢复

受疫情影响,在罗湖区做配饰零售生意的胡女士在几天前才重新开张。《若干措施》提出,将对符合条件的商户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这让胡女士缓了一口气。

针对批发零售业,深圳支持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对企业实际支出的相关费用给予补助。在大型电商平台设立“深圳专区”,组织相关领域重点企业入驻,安排5亿元资金发放消费券,带动形成消费热点。相应措施给零售企业带来直接利好。

华润万家翠竹店总经理朱敏表示,此次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经营压力。同时,政府推出一系列消费支持政策,也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提高消费需求,促进企业加速恢复。

和鲜食品集团垂直电商事业部负责人庞婷表示,深圳推出的“30条”措施是非常精准的。如果能够设立纾困解难的帮扶专区,并进行常态化IP化运营,就能够很好地凝聚深圳本土企业去进行数字化升级,去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如何提振社会消费信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介绍,根据相关调研,疫情造成超三成的企业损失超过千万,有的甚至超过1个亿。受影响最大的是购物中心、百货店等,由于这些业态销售的产品属于非必需品,所以相应的企业未被纳入保供企业名单。因客流量不足,每天都可能面临收不抵支的情况。

赵圣慧判断,这一波疫情过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相对低微。相比餐饮业,电器、汽车、家具等非必需品行业的恢复会相对缓慢。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谢永明认为,促进零售业恢复,信心最为重要。信心来自于三个方面,即市场恢复的信心、企业发展的信心、居民消费的信心。这三个方面的信心得益于深圳防控措施的有力和得当,包括目前市、区陆续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并落地实施。

根据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的相关调研,受疫情影响,60%以上的零售企业最希望得到租金减免的扶持政策;其次是免息和低息贷款扶持,因为对零售行业而言现金流至关重要;再次是企业成本和人员成本的补贴,包括税收、公积金等方面。

“纾困”和“促进”相结合 

出台各项鼓励措施刺激消费

纾困解难“30条”措施在全力提振消费需求方面,也提出在大型电商平台设立“深圳专区”,安排5亿元资金发放消费券等具体的方向。

那么,要带动形成消费热点,还需哪些方面的配合?谢永明表示,企业、行业应该举办大量促消费活动,包括参与式、体验式活动。目前,协会已经在与市、区各商务部门进行沟通,包括与很多零售企业组织策划相关活动。

赵圣慧认为,助企纾困措施要和疫情过后的促进活动相结合,如果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低微,措施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建议在疫情过后出台各项鼓励措施,尤其是鼓励消费等措施来刺激消费。

疫情推动零售企业不断“触网” 

推进未来业务拓展

在疫情精准防控之下,整个零售行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该如何探索发展新路径?

赵圣慧表示,深圳纾困解难“30条”措施中,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目前很多批发零售企业已经“触网”,可以弥补一些损失,但疫情期间,线上渠道并未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哪怕是保供企业,必需品的需求总量不变,但是整个行业的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不少。

不过,疫情推动了一些零售企业不断地思考和摸索,进而推进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赵圣慧进一步举例说明,由于服装行业依赖于现场体验,所以一直以来“触网”都没有别的行业那么深入,未来可以通过VR技术实现线上体验,或者开发智能衣柜等功能,这是未来企业拓展业务的一个方向。

谢永明认为,在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之下,实体零售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助力和加速整个企业向在线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发展。因此,协会一直也在推动5G、大数据、AR、VR、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并推动整个行业向智慧零售进行发展。

同时,谢永明认为,零售连锁行业是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与民生直接相关,在政府有力措施的扶持之下,相信零售行业可以较快复苏。当前,深圳正在全面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商务局已经全面出台相应措施,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相信深圳零售行业一定能够引领全国甚至世界。

“城市打包”进行总体营销策划 

打造“深圳定制”或“深圳特有”产品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消费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2021年各地统计数据,深圳以9498亿元,位居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强城市的第五名,距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深圳的消费如何突围?需要破解哪些难题?赵圣慧认为,深圳这座城市是有很强的消费潜力的,但至于为什么没有上升为国际消费中心,需要思考两方面问题:深圳市民的消费外移到哪里了?如何吸引外来的消费?

前者要做全市范围内的调查研究,并最终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后者需要政府主导做宣传推广,比如打造几个精品商业街区作为主推产品,也就是把整个城市打包起来进行总体的营销策划,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或者消费者来深圳消费,购买属于深圳定制的或者深圳特有的产品。

面对疫情之下受到冲击的批发零售业,深圳不仅拿出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解难,并且通过“一扩一提振”措施,从供需两个方面进行精准施策,给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都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利好。同时,又通过安排5亿元发放消费券,鼓励企业打造世界级商业集团等系列操作,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但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批发零售业仍需继续破题,再创佳绩。

主笔 / 殷梦

记者 / 李健 殷梦 黄燎 刘美佳

责编 / 吕毓斌 周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