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乌克兰局势发表紧急电视直播讲话,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但表示并无占领乌克兰的计划。普京在讲话中说:“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保护八年来遭受基辅政权虐待、种族灭绝的人民,为此我们将寻求使乌克兰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并将那些对包括俄罗斯公民在内的平民犯下无数血腥罪行的人绳之以法。”随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一时间,硝烟四起,俄乌刀兵相见。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历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与二战后许多战争场景不同,此次战争在两个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展开。俄乌没能“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是自相残杀,令人唏嘘。乌克兰危机从何而来?何以一夜之间激化到这种程度?本期节目为您讲述:《乌克兰往事(上)》。

1914628日清晨,萨拉热窝城上空传来两声枪响。19 岁的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用枪打伤了奥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导致二人不治身亡。普林西普在扣动那把勃朗宁手枪扳机的同时,也扣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扳机。

普林西普是一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团体的成员,痛恨哈布斯堡家族,梦想在巴尔干地区建立一个统一而自由的南斯拉夫国家。奥匈帝国政府对此却有不同的想法:它希望维持帝国的存在,决定将大公遇刺事件当作一个向塞尔维亚开战的借口,对这个在帝国境内煽动起斯拉夫民族主义浪潮的国家施以惩罚。

俄国站在了塞尔维亚一边,德国人支持奥匈帝国,而英国和法国则支持俄国。到了8月初,几乎整个欧洲都燃起了战火。全世界多达1800万军人和平民在这场战争中丧生,受伤者超过2200万人。

这场屠杀延续了四年之久,对各大帝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被压垮的不仅有奥匈帝国,还有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前者彻底瓦解,后两者的君主制垮台,失去了部分领土,以新的形态存活了下来。而从战争中得益的,则是众多民族解放运动。在从前不可战胜的庞大帝国的废墟上,他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乌克兰就是其中的一员。

要搞清俄乌历史渊源,先了解一个概念——斯拉夫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欧洲民族集群,有着相近的语言文化和亲缘关系,按地域分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西斯拉夫有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这些分支;南斯拉夫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黑山和马其顿等分支;东斯拉夫的三大分支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公元8世纪末期,今天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的祖先、属于北日尔曼人分支的维京人乘坐着他们的战船,四处劫掠、经商和殖民。为改变一盘散沙的内斗局面,东斯拉夫人从北欧找来了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入主今天位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的诺夫哥罗德。

862年,东斯拉夫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留里克王朝。此后,诺夫哥罗德大公留里克继续深入内陆,控制了包括基辅在内的一些第聂伯河沿岸城市。879年,留里克去世后,继任者奥列格率领着瓦良格人在882年占领了基辅,又陆续征服了一些周边地区,建立了以基辅为首都的罗斯公国,史称“基辅-罗斯”,或古罗斯。

这是一个以基辅为母邦的松散邦国联盟。今天俄、乌、白三国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叙述自己的文明和国家起源,都要追溯到基辅-罗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俄国史》一书的作者张建华就将基辅-罗斯与沙俄帝国、苏联和俄联邦视为传承关系,纳入“俄国通史”中。

悲剧发生在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蒙古军队第二次西征,攻陷基辅之后将其夷为平地,延续近400年的基辅-罗斯大公国灭亡。后来,拔都折回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开启了罗斯诸邦的蒙古统治时代。从此,俄罗斯和乌克兰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俄罗斯走上强国之路:基辅的毁灭,使东斯拉夫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渐转移到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国“韬光养晦”,给蒙古人当包税人,挟金帐汗以令诸罗斯,逐渐强盛,统一了除乌克兰地区以外的罗斯多个邦国,摆脱蒙古统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中心搬到莫斯科。有了宗教法统加持,莫斯科大公改称沙皇,以第三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

乌克兰则日益松散。攻陷基辅后,蒙古未在乌克兰地区建立有效的统治,以基辅为中心的乌克兰地区一度出现了权力真空,给周边势力的东征西进创造了机会。波兰、立陶宛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君主”国先后成为这里的统治者。17世纪中后期,乌克兰东部第聂伯河的哥萨克领袖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1649年占据乌克兰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建立了哥萨克酋长国。

哥萨克政权夹在周边的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波兰、沙皇俄国几大势力之间,经常采取合纵连横之策。1654年,审时度势的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罗斯保护,与俄国沙皇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皇来统治东乌克兰。沙皇俄国则开出丰厚条件,保证尊重哥萨克的“高度自治”。

以这一条约为契机,沙俄势力不断渗透到当地,最终把乌克兰中部和东部并入了版图。哥萨克政权想反悔,已为时晚矣。从此,位于第聂伯河左岸的东乌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启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期。整个帝国境内,俄罗斯人一般自称为“大俄罗斯”,占44%,而称乌克兰为“小俄罗斯”,占18%

此后的几百年里,乌克兰一直处于被瓜分的状态。沙俄1667年与波兰签署了《安德鲁索沃条约》,完成对乌克兰的瓜分,确认乌克兰西部由波兰统治。18世纪后期,波兰亡国,被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瓜分,它所管辖的西乌克兰地区又并入了奥匈帝国的版图。到18世纪末,沙俄帝国将整个乌克兰纳入版图。

沙俄当局在乌克兰升起代表泛俄罗斯民族的重新统一和解放的旗帜,将此前已被边缘化的亲俄派重新带回了加利西亚政治舞台的中央。沙俄政府还用俄语取代了乌克兰语,作为当地学校的教学语言,并将那座被乌克兰人称为“利维夫”的城市,改名为俄语的“利沃夫”。

在此时期,乌克兰东、西两地分化明显。其中,信仰东正教、与俄罗斯合并已有100多年的东部乌克兰与俄罗斯人之间的差别很小。而信仰天主教、过去100多年里是波兰-立陶宛王国一部分的西乌克兰地区,因为不满沙俄的统治而与东部的东正教徒屡屡爆发冲突。

因为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在长达数百年时间里,乌克兰几乎没有自己的贵族、地主、商人和知识分子,极少数政治、文化精英都高度俄化,甚至不会讲乌克兰语。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乌克兰城市里的商业、行政、法律人员几乎都是德意志人和犹太人,工厂里的工人绝大多数是俄罗斯人,地主则主要是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俄罗斯人,而九成乌克兰人都是农民。

可以说,乌克兰是一个种田种了700多年的民族,对商业、工业、行政、法律、教育,曾经相当陌生。乌克兰的国旗由上蓝下黄两种颜色构成,这是有“欧洲粮仓”美称的乌克兰乡下最常见的景色——蓝天与麦田。

1915年的春末和夏天,一场德奥联合发动的攻势,让奥地利人重新夺回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的大部分地区,亲俄派被完全清除出去。1916 年的春天和夏天,俄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攻势,重夺沃里尼亚、布科维纳,还有加利西亚的部分地区。然而,这场攻势不过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帝国的回光返照。

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在19173月初走向了终点。在此前的一个月中,彼得格勒的食品短缺已经引发了罢工和兵变。国家杜马的领袖们说服被长年战争搞得心力交瘁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放弃皇位。他传位给他的弟弟,但后者拒绝接受,罗曼诺夫王朝就此落幕。杜马领袖们着手创建一个临时政府并举行选举,以产生一个决定俄罗斯国家未来的宪法会议,史称“二月革命”。

19173月初,来自乌克兰各政治和文化组织的代表在基辅成立了一个协同机构,名为“中央拉达”。他们选举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为主席,创建了一个以杰出现代主义作家弗拉基米尔·维尼琴科为首的总书记处,将其作为乌克兰的自治政府。新政府宣称对今天乌克兰的大片地区拥有管辖权,包括基辅、波多里亚、沃里尼亚、切尔尼戈夫和波尔塔瓦。它在7月被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承认为乌克兰地区政府。

在这个新生的乌克兰自治政府中,并非一切都那么美好。“中央拉达”没能建立起一套可以运作的国家机器,也没能利用向这个政府宣誓效忠的数十万官兵,创建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既没有带来土地,也没有带来和平。到了1917年秋天,“中央拉达”依然无法兑现许下的诺言,权力逐渐转移到了布尔什维克控制的苏维埃手中。

191711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了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场发生在彼得格勒的政变,后来被称为“十月革命”。

如果我们将今天的欧洲地图与二战前的欧洲地图作以比较,不难发现二者有惊人的一致。历史上曾有1815年建立的由英俄合作主导的维也纳体制。当时俄国基本上控制了东欧——这与二战后的形势很像。一战中,沙俄帝国解体。当时有许多国家联合入侵苏维埃俄国,迫使俄国陷入为时两年的卫国战争。随后,西方建立了排斥苏俄的凡尔赛-华盛顿体制。在这个体制中,苏俄受到严重打压,东欧整体性地倒向了西方——这与苏联解体后的情况也很像。

某种程度上,苏联并不是俄国人兼并而来的,而是西方打压出来的。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独立的东欧及中亚国家,因不满西方的剥削和以西方为中心的外交挤压,在一战后纷纷组建苏维埃政权,与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苏维埃联合,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在1922年合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17 1224日,乌克兰东部工业地区的苏维埃大会在哈尔基夫召开。大会宣布成立新的国家——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并于几年后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1918125日,“中央拉达”发布了通令,宣布乌克兰政治独立。通令写道,“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就此成为一个属于乌克兰人民的、独立的、自由的主权国家,不臣服于任何人。”基辅的乌克兰政府与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政府之间的对立,从此拉开序幕。

西欧在无法征服苏俄,并与其确定边界后,便转向内部挤压。它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对一战战败国德国实行超强的压榨。19251218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预言说:“道威斯计划本来是为绥靖德国而制定的,但是这个计划必定会引起德国革命。”至于洛迦诺公约,斯大林说,“如果认为日益向前发展的德国会容忍这种情况,那就是指望出现奇迹。”他断言:“如果说道威斯计划孕育着德国的革命,那么洛迦诺公约却孕育着欧洲的新战争。”

欧洲对德国的过度压迫,最终压出了二战中纳粹德国和希特勒的崛起,这又为苏联的扩张提供了机会。列宁通过强力抵抗与西方确立了凡尔赛边界,斯大林沿着列宁的路线,又在西方内部危机中实现了扩张。当时东欧受到西欧的过度挤压求援于苏联,苏联的边界就在一次次的“呼救”中向前推进。

斯大林执政后,苏联开始了工业化建设。为了配合工业化,苏联在全国发动了集体农庄运动。然而,从1931年开始,苏联出现了农业减产的现象。1932年,很多地方出现了饥荒。随着饥荒的影响逐渐扩大,苏联的重要粮仓——乌克兰地区也出现饥荒,一直持续到1933年年底。有学者估计,乌克兰饥荒共造成200万到300万人死亡。甚至有人认为,乌克兰饥荒造成500万人死亡。

不管到底有多少人遇难,乌克兰饥荒对乌克兰人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有相当数量的乌克兰民众都认为,是苏联当局的错误政策造成数以百万计的乌克兰人遇难。这使苏联当局在乌克兰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大降低,让乌克兰和苏联当局离心离德,也为乌克兰部分民众在二战时期选择和纳粹合作,乃至不认可苏联、苏联解体后为纳粹翻案埋下了伏笔。

二战中,命运多舛的乌克兰再次陷入了拉锯混战的局面。先是斯大林与希特勒签署“苏德条约”瓜分波兰,苏军进占乌克兰西部;随后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反推回来,占领了整个乌克兰。纳粹德军进入乌克兰后,相当多民众出于对苏联当局的怨恨,把德军当成了“解放者”,纳粹主义从此在乌克兰萌发。

后来被乌克兰人翻案的乌克兰极右翼分子斯捷潘·班杰拉急不可待地成立了傀儡政权“乌克兰国家政权”,自封为“乌克兰总统”。班杰拉的傀儡军政当局在乌克兰境内坏事做绝,所谓的“乌克兰国家政权”建立当天就屠杀了1500多名犹太人。曾任乌克兰傀儡政权所谓“副总统”的罗曼·舒赫维奇屠杀了数千名乌克兰平民,还在沃伦和东加利西亚地区对波兰人发动“沃伦大屠杀”,残杀了10万多名无辜群众。

为了维持德国对乌克兰的长期占领,德军做了两个工作:一方面建立伪政权,强化对占领区的统治;另一方面,德军蛊惑对苏联当局不满的民众向德军占领区的伪政权举报苏联游击队的动向。由于德军的群众工作做得相对成功,其境内的反法西斯游击队长期处于低潮。根据后来的统计,游击队活动低潮时,乌克兰境内的苏联游击队人数不到1万人,难以对德军占领军构成实质性威胁。

随着德军占领时间延长和对乌克兰民众的法西斯宣传,有的乌克兰民众拿起武器参加了德军。德军利用乌克兰境内的反苏民众组建了一支党卫军乌克兰部队——党卫军“加利西亚”师,让乌克兰民众用武力发泄对苏联当局的不满,后来该师改名为党卫军第14武装掷弹兵师。

德军“加利西亚”的乌克兰士兵经过训练后,走上了抗击苏军的战场。在1944年夏季的战斗中,面对苏军重兵集团的包围,德军“加利西亚”师选择抵抗,连续打退了苏军的多次进攻。“加利西亚”师在阵地上坚守了快20天时间,全师战斗兵力伤亡7000多人。由于损失惨重,“加利西亚”师做了休整,补充了兵员,并继续开上前线。

1944年秋季到初冬,“加利西亚”师的官兵负责围剿斯洛伐克、波兰等地的反法西斯游击队。在镇压游击队的行动中,“加利西亚”师作战残忍,屠杀平民。在镇压华沙起义的行动中,这些德军“乌克兰兵”屠杀了数千名波兰平民,其中包括大部分犹太人。二战结束多年后,波兰政府将“加利西亚”师的行为认定为种族灭绝罪行。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基辅战役中,苏军付出了伤亡60多万人的巨大代价,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将军壮烈牺牲。而乌克兰既涌现出基辅、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英雄城”和英勇抗击纳粹德国的群体,也有不少选择与德国合作而成为“苏奸”,甚至有上万乌克兰人加入德国党卫军。这些参与德军的乌克兰人到处搜捕犹太人,杀害共产党员。无数妇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剥去衣服,当街奸杀,尸横遍野。

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人类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大部分乌克兰纳粹被打得粉碎。有一支乌克兰伪军跟随着德国纳粹败退德国,最后在德国境内向英军投降。这批乌克兰纳粹后来被西方“宽大”了,也成为了后来乌克兰纳粹死灰复燃的思想“种子”。

直到二战结束后,整个乌克兰才结束了东西部各自演化的局面,共同被纳入苏联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而,数百年分化留下的裂痕难以弥合。乌克兰东西部不仅在人口、文化、语言结构上出现差异,也存在意识形态和国家道路的冲突。东部地区并入俄国的时间较早,俄化程度较高。虽然乌克兰族占比依然较高,但在生活中很难区分谁是俄罗斯族,谁是乌克兰族。西部地区并入俄国和苏联的时间较晚,普遍厌恶俄罗斯,有较强烈的乌克兰民族意识。

根据乌克兰政治和经济研究机构拉祖莫科夫中心的民调,东部与西部、俄语公民与乌语公民在国家认同、外交倾向上有明显区别。乌克兰族的乌语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为95%;“俄语公民”虽然有60%多也认同乌克兰国家,但“你把乌克兰当作祖国吗”,对这样的提问能做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2%左右。这种差异和分歧,使乌克兰的经济、社会转型方案很难达成共识。

从历史上来看,俄国的力量不能扩展得太远,延展至乌克兰东部没有问题,到东欧也勉强说得过去。1944109日,丘吉尔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达成了关于分割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丘吉尔和斯大林划定的这份“百分比协定”,与欧苏战略力量的平衡点大体相符。确立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法律基础雅尔塔体制,其欧俄边界就确定在丘吉尔说的“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特里斯特”的所谓“铁幕”一线。

了解国家力量可以达到的极限和可以守住的底线,是从事国家战略管理的基本功。斯大林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二战中,罗斯福为了拉拢斯大林,曾提议将印度及印度洋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遭到斯大林的拒绝。希特勒也曾抛出“波斯湾和印度”的诱饵,同样遭到斯大林的冷遇。在罗斯福的默许下,斯大林最终将其扩张的目标定在伸手可触的东欧。

斯大林是俄罗斯历史上少有的谨慎之人。整个二战期间他的动武范围始终不出苏联国境线太远。事实上,二战中,他只是对入侵者德国真正用兵,而1945年对日作战算不上真正的战争。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力量扩张到东欧,已达到其力量伸展的合理极限。

不幸的是,斯大林身后的苏联领导人将手越伸越远。为了牵制美国,赫鲁晓夫将手伸向古巴。幸运的是,苏联尽管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失去了面子,却没有失去里子。这屈辱的教训使赫鲁晓夫对越南问题采取谨慎的不直接介入政策。勃列日涅夫在将越南、印度及北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国家拉入势力范围后,终于在1979年直接出兵阿富汗,试图以此敲开通往印度洋之门——这不仅越过了苏联的力量极限,而且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结果,即使在家门口动手,勃列日涅夫也没有得到任何便宜,阿富汗反倒成了另一场“越战”,最终使苏联国力透支并于1991年底全面解体。

本文综合摘编自光明网、凤凰网、观察者网、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和期刊《国际安全研究》。